穆罕默德·哈利勒是摩洛哥國內頗有名氣的中醫,他的診所坐落在卡薩布蘭卡市中心。中式掛扇、京劇臉譜、竹藤裝飾,診所里有許多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。此外,哈利勒還有一個當地人更熟悉的身份——摩洛哥中國友好協會主席,“大家都親切地稱我‘來自中國的摩洛哥醫生’。”哈利勒高興地說。
2016年1月,習近平主席訪問埃及期間,給10名獲得“中國阿拉伯友好杰出貢獻獎”的友好人士授予獎章和證書,哈利勒就在其中。“我曾在開羅受到習近平主席親切會見,這是我一生引以為豪的榮耀。”
6年過去了,哈利勒對當時的情景仍記憶猶新,“習近平主席非常和藹,平易近人。我用中文向他表達了自己感到無比榮幸,感謝他授予我這份終生難忘的榮譽。習近平主席十分高興,鼓勵我繼續做摩中友好的使者”。
哈利勒和中國結緣于上世紀70年代末。1975年,中國開始向摩洛哥派遣醫療隊。“當時,中醫和針灸幫助許多摩洛哥人緩解了久治不愈的病痛,也讓我對中醫產生了強烈的好奇。”哈利勒回憶道,1978年,他赴中國求學,先后在當時的北京語言學院(現北京語言大學)和北京醫學院(現北京大學醫學部)學習中文和中醫,之后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。“初到中國時,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,處處充滿著奮發向上的活力。隨后10年間,中國各地發生巨變,我看到了一個文明古國在轉型過程中展現出的勃勃生機。”
學成歸國后,哈利勒運用中醫治病救人,還通過各種方式向當地介紹中國,積極促進摩洛哥民眾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了解。他告訴記者,在他榮獲“中國阿拉伯友好杰出貢獻獎”后,慕名而來的患者更多了,他比以前更忙碌,也更快樂。“我一直牢記習近平主席的囑托,通過傳播包括中醫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,做摩中友好的使者,為兩國民間友誼搭建橋梁。”作為摩中友協負責人,哈利勒推動兩國多座城市建立友好關系、多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。
“摩洛哥人既對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,更為中國創造的現代發展奇跡所折服。”哈利勒告訴記者,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,他每年都會去中國兩三次,走訪了很多地方,“我親眼看到,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,高樓大廈和特色建筑拔地而起,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成就舉世矚目。中國走向復興的路徑令人著迷。”
這些年,哈利勒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認真研讀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系列著作。通過對習近平主席治國理政經驗的學習和思考,他更加深刻理解了為什么中國能夠實現翻天覆地的變化,也對中國發展前景更加充滿信心。“毫無疑問,習近平主席具有非凡的政治智慧,在他的引領下,中國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變為現實。”
在哈利勒看來,中國從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汲取智慧,通過和平發展,不但實現了本國的繁榮富強,也促進了世界的穩定與發展。“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‘一帶一路’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倡議和重要理念,在促進各國共克時艱、共享機遇、共同繁榮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,習近平主席具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。”
“中國共產黨選擇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,帶領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,也為許多國家帶來發展機遇,持續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貢獻。”哈利勒特別提到,面對疫情挑戰,中國積極推動抗疫國際合作,向包括摩洛哥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傳授抗疫經驗,提供物資援助,開展疫苗合作,“中國為守護全人類生命安全、維護世界各國人民健康福祉作出了重要貢獻”。
![]() |
版權聲明: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,為非營利性站點,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,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,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!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,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。除部分原創作品外,本站不享有版權,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,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。 |
蒙公網安備 15070202000375號